翻轉教育老母的故事,邱紹雯

by Naomi

現任親子天下媒體中心主編。大學及研究所主修大眾傳播,大學實習媒體為電視新聞,曾任九年多自由時報記者。孕育出大女兒後轉職到親子天下,擔任Baby季刊資深記者,主跑學前幼兒線,之後擔任數位編輯台主管。目前擔任親子天下「翻轉教育」平台內容主編,是一以服務教育工作者為核心的翻轉教育付費平台。執筆之餘也錄Podcast ,主持線上講座,喜歡媒體工作的多變性,也從多變的工作中,找到母職與工作中的樂趣與平衡點。

|期許孩子對於學習能夠時刻充滿熱情,就是翻轉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其實在2014年的台灣教育界,就已經開始了研究翻轉教育的浪潮。剛好當時台灣正在進行一波教育改革,親子天下當時也觀察到許多因教改而起的教育現象。早在國外其實也有類似的教育研究,叫做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探討的主要是如何翻轉傳統的教學方式,讓教室不再是以老師為中心的教學場域。實踐的方式可能是老師在課前提供前導知識,讓學生透過影片或是閱讀自發學習,到了正式上課時,取代以往老師單方面講課的上課方式,讓學生與老師一起「討論」這一堂課所要學習的內容。

回到台灣,當時許多對於教育抱有熱忱的老師們,也開始了自己的翻轉教育。像是有老師開放自己的教室,讓其他教師也一起觀摩上課,互相討論教學方式與內容。翻轉教育也探討關於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找回孩子的學習動機,例如透過改變教室裡座位的排列方式,排列成分組座位也讓學生們在課堂上有更多的討論空間,老師也可以在之中成為引導者的角色,而不只是單向的教學者。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把這些老師所傾注的熱忱與教育行動,整合為「翻轉教育」一詞延續至今。

翻轉教育是一種持續變動的歷程,緩慢但卻不斷往前推進的改革,我們的終點是期望看到孩子對於學習能夠隨時充滿熱情而且眼神發光。

|108課綱下,教育現場的困境與翻轉教育平台的成長
在親子天下觀察到108課綱對於老師們來說,最大的困難點在於養成「素養」這一個教學核心。老師們必須重新學習,如何教授「素養」,而非單純「知識」。而在知識以外的技能或者態度,都是素養的內容,包含教導學生如何或是在什麼時候運用知識,都是過去老師沒有接觸過的教學邏輯。另外一個問題點則是在於前段教學與後段考招制度是否同步,當老師的教學內容與方式已經跟著課綱同步,但考招制度卻沒有相對應的調整,還是以成績為主要評量標準,那其實也很難真正影響前段老師改變教學方式的意願,亦或是學生的心態。而翻轉教育平台的初衷也是希望給老師需要的資源與支持,能夠在教育改革的洪流中有所依歸。

我們從今年開始也嘗試將翻轉教育平台,從過去的免費新聞平台轉為數位訂閱方式,除了希望能夠產出更具價值的內容,也希望藉此與訂閱的教育工作者們有更深的連結,也從後台數據更加了解訂閱戶的需求。與過去單純新聞平台的體制不同,轉型成數位訂閱平台後,除了內容產出,也同時要關注數據和訂閱戶回饋,思考到底什麼會是訂閱戶以及老師們所需要的內容與資訊。在過程之中,我們也同步學習如何才能讓這個平台更加的完善,而現在平台上的許多功能,也是當時為了解決老師們的需求而開發出來的。


|家庭是孩子在素養養成路上的核心
若家長可以認同孩子需要的能力,不應該只有成績表現這件事的話,那家長們應該可以先放下對於成績的執著,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也可以有不一樣角度的觀察。像是經常和孩子對話,了解他在學習過程的困難點和疑問是什麼。家長應該是扮演「資源串接者」的角色,告訴孩子可以在哪裡找到他需要的資源,而不只是告訴他「課本上怎麼寫」。或者嘗試陪著孩子一起找到問題的答案,這個過程也是素養練習的開始。同樣的,在學校如果遇到心態較為保守的老師,無法轉換教學方式時,身為家長可以先嘗試和老師溝通,了解老師不願意改變的原因。若是溝通無法帶來任何改變,家長也可以選擇相信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價值,用家庭教育去填補學校不足的部分。

|從事翻轉教育工作,讓母親這個角色多了一份理解孩子的溫柔

在採訪過這麼多的老師、也觀察到許多不一樣的教學現場、不同的教師或家長都有不同的教學理念,我自己在面對孩子時,也因此會多了一層思考,關於「孩子真正的需要是什麼?」,而不只是「大人們想要什麼?」,在從事翻轉教育的過程中,也讓我可以用更清晰的眼光,去看到孩子身為獨立個體,在每個行為背後的思考動機為何,進而想要更認識自己的孩子,而不只是把過去自身的學習經驗,一昧的套用在孩子身上。也因為如此,加深了我對於這份工作的使命感,希望能夠影響更多的老師,自己的孩子也才有機會可以遇到更多優秀的好老師!

<與本集相關的訪談主題回顧>

台語老母的故事,阿蓉和阿菱
跨文化教育老母,任恩儀(N1)
親子音樂製作人老母的故事,謝欣芷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