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當一個媽媽很難,沒有人教我們怎麼當媽媽,當一個後母更難,但如果妳同時當後母和媽媽,那就是最難的境界,但我很開心自己闖關成功。
老母文章
-
-
我們讀到聯合報一篇”青少年為何走上絕路 精神健康成為主因”的報導,才驚覺青少年的自傷與憂鬱程度,已經超乎了想像,為什麼孩子會選擇這條路來解決問題,抑或是他們無從選擇?
-
今天這集是老母特別企劃的”心理諮商延伸訪問”,在諮商師老母那集,我們曾經聊過青少年自傷的問題,就在今年三月,我們讀到聯合報一篇”青少年為何走上絕路 精神健康成為主因”的報導,才驚覺青少年的自傷與憂鬱程度,已經超乎了想像,服用抗憂鬱藥物的年輕人破15萬,各級學校自傷通報大增,為什麼孩子會選擇這條路來解決問題,抑或是他們無從選擇?
-
其實我覺得小朋友學英文這件事情,真的是蠻需要鼓勵的,要給他一個安心舒服的環境。不要讓他們覺得,是要考試,背書,孩子就會比較想學。當然每個家庭狀況都不同,不論是去圖書館借英文書,或是收聽Podcast,只要我們把我們手中所有的資源盡量的提供孩子,長久陪伴就可以看到成果。
-
我很喜歡一個喝茶理論,比如海倫妳到我家作客,進門的時候我問妳要不要喝茶,妳說好,當我把茶放到妳前面時,突然妳一轉念說我想要喝冰水,我也不能因為這樣就把茶倒在妳頭上,只因為妳剛剛明明就說要喝茶。很多性侵害和性騷擾就是在這種狀態下發生,有點騎虎難下,但這種性的東西,就是要一直不停反覆確認,對話,和查核,但這不在我們的教育裡,我們並沒有具備和對方對話的能力,因為任何一個時間點,都應該要重新的查核。你剛剛想要但你現在還想要嗎?雖然前面是綠燈要是突然變成紅燈就是應該要停下來。
-
種籽像是個小型學習型的村落,我們的課程是像大學的選修,也有空堂課,所以進到校園的時候,你會發現有小孩在一邊騎腳踏車,有小孩去摘花,有小孩玩遊戲奔跑,同時教室裡面也在上課,甚至在校園裡面有很多大人,很難分出到底哪個是老師,哪個是家長,這個場域有課程的系統安排卻也同時像個村落,在各個角落上演不同的可能性和故事。
-
什麼是照明設計?這個工作的確比較少見,常常碰到新朋友見面時,介紹我是照明設計師,大家就會以為我是設計燈具或是做舞台燈光的,簡單來說這是一個幫環境規劃照明的工作,包括配置因環境需要的燈具,更多時候是把現有的燈具善加運用,比較像是空間的氣氛營造,還有色溫的掌控,照明設計師會幫空間做最後的加分,讓整個空間有了表情。
-
如果問在異國工作需要什麼樣的技能,我會說專業知識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基礎,如果沒有專業,就算我是美國人,也不一定會成功。英文或許是一項跟別人溝通的工具。但是,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換位思考,同時要理解跟找到對方的痛點,然後跟他一起想出解決辦法,放下自己的部分堅持,去嘗試不同的溝通模式。
-
真正藝術家的生活都非常的自律,常常你努力一輩子,也不見得可以有怎樣的成果。我創作的題材會貼近自己生活的面貌,比如說以前養過的狗,或是公園。那個轉化,是將生活轉化成為圖像,這轉移的過程當中,我覺得自己可以得到救贖。
-
全球目前女性機師的比例大約是3%左右,說實在的就連有很多女生也不知道,原來是有可能來做這份工作的,就像我自己年輕的時候,一開始想要加入航空業,第一個想法,只想去當空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