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主婦大學學的是藝術教育,畢業後從事的工作多在文化產業。30歲以前覺得自己是金錢絕緣體,卻在懷孕時開始自學投資,並成立了「聰明主婦の生活投資學 」粉絲專頁,分享投資理財的心得與生活點滴。有別於大眾對於投資理財生硬的刻板印象,聰明主婦擅長以自身的經驗出發,洞察與剖析人們的投資心理,以及在金錢關係中的愛恨情仇。 聰明主婦是媽媽、家庭主婦、長期投資人、講師、財務導師、自媒體創業者。希望可以一直做著喜歡的工作到80歲,並且透過自身的力量陪伴對金錢感到焦慮的人。希望大家可以一起穿越金錢的迷霧,打造踏實穩健的財務基礎,過上平衡喜悅的自在人生。 金錢到底是甚麼? 在進入正題之前,我想先談談金錢。就像我們常常聽到的錢不是萬能,但是沒有錢就萬萬不能。對於許多人來說,金錢的本質往往是模糊且難以理解的。我也是在生活中不斷碰撞後,才慢慢明白這個道理。從小到大,沒有人真正教過我金錢的意義,只是告訴我們「不好好讀書就賺不到錢」,但沒有人深入解釋錢究竟是什麼。因此,當我開始自己探索時,發現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課題,甚至讓人感到陌生。 對我來說,金錢是一種工具,一種媒介,它的主要用途是交換。但隨著我對這個課題理解的深入,我開始意識到,金錢在我們生活中的影響遠不止於此。這讓我開始思考,究竟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我才會意識到自己應該更認真地去了解和管理金錢? 一切的改變,始於一次意外懷孕。原本我以為懷孕對我來說會是一個緩慢且可以從容準備的過程,但結果卻出乎我的意料,瞬間讓我感到措手不及。隨之而來的,是金錢上的壓力。光是考慮月子中心的費用就讓我震驚,更不用說孕期的各種檢查費用,以及孩子出生後的教育和成長開支,這些都讓我感到無比沉重。 在這段時間裡,我和先生本來只是喜歡看綜藝節目和追劇,生活輕鬆自在。但當孩子到來後,我們的注意力突然轉向了財經和投資方面。於是,我開始認真地學習如何理財,甚至成立了一個粉絲專頁,分享我在這方面的心得。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重心也漸漸轉移到更廣泛的金錢關係上,尤其是如何在家庭生活中平衡各種需求。 這段旅程並不輕鬆,但它讓我學到了很多,尤其是如何在不同的挑戰中找到自己的方向。我希望能通過這本書,與大家分享我的經驗,並幫助更多人在面對類似情況時,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解決之道。 對於投資小白的建議? 其實,關於投資的建議,很多專家早已經提過,像是長期投資、及早開始等等,這些都是正確且實用的建議,也非常適合那些剛剛踏入投資領域的人。然而,我更希望大家在思考投資時,不僅僅是考慮投資標的,更重要的是要認識自己。 與其說認識標的物重要,我認為認識自己才是關鍵。如果我們不了解自己,很容易在投資中迷失,追逐那些熱門的標的或跟風,最後可能會陷入困境。因此,在進行投資之前,我們應該先了解自己的需求和財務狀況。這樣才能避免因盲目跟風而導致的投資失敗。 如果要列出三個投資建議,我會說以終為始:第一,認識自己的需求,這是所有投資的基礎。 許多人會認為賺錢很重要,但他們對金錢的定義往往與自己的人生目標並不一致。舉個例子,許多人糾結於是否該買房,考慮到少子化、地區發展等因素,卻忽略了自己當前的財務能力和生活需求。不同的生活階段、性格、喜好都會影響我們的決策。比如,有人喜歡安靜的環境,有人則喜歡熱鬧,這些都會影響你對購房地點的選擇。因此,真正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的需求,而不是盲從市場的熱點。 另一個重要的建議是,保持簡單。過去資訊有限,我們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尋找投資資料。而現在,資訊爆炸,選擇太多反而容易讓人迷失。因此,在面對繁雜的資訊時,簡單愚蠢原則更顯重要,不要試圖過度複雜化你的投資策略。 最後,我想強調的是長期思維。許多成功的投資者無論使用何種流派或方法,最終都是依靠長期思維而成功的。雖然短期投資可能會帶來意外的財富,但往往來得快去得也快,甚至可能因為追求短期利益而犧牲了更重要的東西。因此,無論是投資還是生活,保持長期思維都是關鍵。 盤點致富書中提到「金錢覺察」和「金錢脈絡敏感度」是什麼樣的觀念? 在我的書中,我特別探討了兩個重要的概念:金錢覺察和金錢脈絡敏感度。我認為這兩個概念非常有趣且具有深遠的影響。 首先,談到金錢覺察,這其實是關於我們如何將金錢視為一種媒介,來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平時,我們可能會對自我有很多的反思,比如我們是誰,我們喜歡做什麼,但很少有人從金錢的角度切入去認識自己。很多人覺得金錢與自我認知的關聯性不大,甚至覺得這種思考方式過於物質化。但事實上,金錢的使用方式往往反映了我們內心的需求和情感。比如,有些人習慣每天跟團買飲料,表面上這是一個簡單的舒壓方式,但深入探討後可能會發現,這個行為其實與職場壓力、社交關係甚至自我認同有關。 我自己曾經也是一個非常在意安全感的人,在當時,因為主動收入突然中斷,導致我對金錢的焦慮感大增。儘管實際上我並不缺乏生活的基本保障,但每次收到與金錢有關的通知時,心裡依然感到沉重壓力。這讓我開始思考,這種安全感與金錢覺察之間的關係。 其次是金錢脈絡敏感度,這涉及到我們如何在重大創傷或變故後重建生活。有研究指出,在重大創傷初期,如果能建立起對當下脈絡的敏感度,那麼後續的復原過程會相對順利。這三個步驟分別是:首先,清楚地看見問題所在;其次,梳理現有的資源;最後,採取行動。這個過程不僅適用於生活中的重大變故,也同樣適用於日常生活中的金錢管理。 比如說,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小的不順利,如果我們總是執著於這些小問題,就容易陷入困境而無法自拔。但如果能運用上述的三個步驟,首先看見問題的本質,再整理可以利用的資源,最後採取行動,那麼不僅是金錢問題,生活中的許多其他問題也能更容易解決。 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在面對金錢問題時,覺察和脈絡敏感度這兩個概念非常重要。它們能夠幫助我們更全面地理解自己,並在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如何從空虛低頻中出發? 在成為全職家庭主婦的那段時間裡,我開始深入研究投資,並取得了一些成就。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我逐漸感受到一種內在的空虛感。這讓我非常驚訝,因為按理說,既然通過投資賺到了錢,應該會感到滿足和自我價值的提升,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當時,我的人際關係相對封閉,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家裡,帶孩子和管理家庭。投資雖然讓我實現了財務自由,但這是一項獨立的活動,不需要與他人交流,對於我這種稍微內向的人來說,似乎再合適不過。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這種獨處帶來的並不是滿足感,而是一種莫名的空虛與孤獨。 2020年市場下跌時,我抓住機會,資產迅速增長,這讓我感到非常自豪。起初,我的自信心因此大增,甚至有種「別人恐懼時我貪婪」的勝利感。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生活圈子依然很狹窄,主要是老公和孩子。雖然我偶爾會在公園裡遇到其他家長,但那些只是萍水相逢的交集,無法填補內心的空白。 以前的朋友雖然關係依舊很好,但由於生活重心的變化,我們的聯繫逐漸減少。即便我有不開心的情緒,也不知道該如何向他們傾訴。更重要的是,我不敢跟老公談這些,因為在他看來,生活已經很好了,似乎沒有理由不開心。但那種不滿足更多的是對自己的不滿,覺得自己在事業上毫無成就。 就像電影《靈魂急轉彎》中的情節一樣,我曾感到自己的生活失去了方向。雖然我知道不應該把生活的中心完全放在孩子身上,但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卻感到逐漸失去了自我。在這樣的拉扯中,我相信很多全職媽媽都有類似的經歷。 那段時間,我確實考慮過重返職場,也有幾個非常好的朋友建議我去找工作,甚至為我推薦了他們認識的公司。但現實考量依然擺在面前,孩子還小,三不五時的生病、停課、接送,家裡也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忙。我有朋友建議我可以把工作帶回家,但這對我來說還是很困難。儘管我很想重新開始工作,但評估現實情況後,我最終還是決定放棄這個念頭,因為家庭的需求與職場的要求無法兼容。 …
母親
-
-
Karen 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系。目前擔任 Recce 產品市場經理,之前曾在 ALPHA Camp 擔任技術與資料總監,在 KKFarm 以及 Polydice, Inc. 擔任首席產品經理。職業生涯還包括在 ASUS 和 HTC 擔任資深產品經理,以及在 Yahoo! 擔任產品助理。她熱衷於推動資料文化、建立學習型組織、 鼓勵協作及團隊賦能,期待與團隊一起打造對用戶及公司都有幫助的好產品。 在大學時期,我就讀的是企業管理系。在學校期間,我有機會在科管所當助教,這讓我對管理工作有了初步的認識和實踐經驗。畢業後,我非常幸運地得到了第一份工作,通過同學的推薦,我加入了雅虎Product Center部門,擔任Associate Product Manager。 當時,這個部門負責管理各個業務單位(BU)的任務。我在雅虎奇摩的首頁工作,負責管理會員中心的相關事務,同時也協助其他部門的不同工作流程。在這段時間裡,我接觸到了一個叫做「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的工作流程,這是我第一次真正涉足科技產業和產品開發的工作,同時這段經歷也給了我許多寶貴的經驗。 在職場工作幾年後,我有了兩個孩子,這使我中途離開職場一段時間。真正讓我理解什麼是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的契機是2016年我加入了愛料理之後。這次在小公司的工作經歷,讓我更宏觀地了解整個產品的來龍去脈,明白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而不是像在大公司裡作為一個小螺絲釘,只看到大系統中的一小部分功能。在小公司工作,我能夠看到整個業務的全貌,了解老闆的意圖和公司的整體策略,這對我的職業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2019年是我職業生涯的重要轉折點。我開始深入思考自己的工作,雖然已經能夠宏觀地看待產品規劃並理解其背後的原因,但繁多的任務讓我感到有些迷失。我需要做網站規劃、業務合作、企劃開發、廣告等各類工作,但不確定這些工作如何整合在一起。當時,我有機會聽到Marty …
-
國立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國立臺灣大學生醫工程研究所系,創立了史汀實驗室,主要提供 K-12 科技教育服務,合作對象除了公私立學校和教育基金會,還與博物館、實驗學校及其他教育新創進行不同的合作計畫;課程研發師資獲STEM.ORG人物認證以及2019親子天下教育創新100獎項。
-
22歲從國外畢業回台灣,還沒有租房子就直接先離開台中老家到台北上班,之後換了幾份工作,便在27歲那年一個人飛往中國闖蕩。先是經歷了沒有獲利只有聲望的時尚顧問一職,之後隨著澳洲老公返鄉,進而發現天然醫美保養品的巨大商機,創立了BEME品牌,目前為澳鋇妮控股有限公司及旗下六家公司的創始人,專櫃數達3000多家,同樣身為三個孩子母親的Penny,在創業這條路上始終“Proud To Be Myself勇敢做自己”。
-
Zoo,東海大學美術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畢業,i-make手作真皮涼鞋第二代,學生時期曾經接連得到國際性獎項「台北美術獎」的肯定,曾經任職北中南二十幾所學校,專職美術與設計教學,很長一段時間白天教書、晚上學習刺青、週末跑藝術市集創立自有品牌,如今為了孩子選擇在望眼農田無際的崙背酪農區落腳,現為「蝸活手繪實驗室」主理人,在雲林崙背持續陪伴著偏鄉的孩子們。
-
阿蓉,台大職能治療系畢,實踐全台語生活四年,全職飼囝三年,台語親子繪本講師三年。除了平日的臨床職能治療師職業,下班後也是Podcast頻道「牽囡仔ê手 來聽囡仔古」台長。 阿菱 ,台大職能治療系畢,長庚大學職能治療所畢,臨床職能治療師七年,實踐全台語五年,全職飼囝四年,粉專「牽囡仔ê手 行台語ê路」主編四年,台語親子繪本講師四年。
-
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音樂教育博士, 與夥伴們合創六月十五音樂,接受詞曲填寫、 音樂製作、錄音及表演之工作, 現職「愛唱歌親子藝術有限公司藝術總監」,2006年製作的首張臺語童謠專輯《春天佇佗位》,就創下台灣兒歌暢銷的紀錄!之後的每張專輯,一首首膾炙人口的歌謠:〈幸福的孩子愛唱歌〉、〈數星星〉、〈最棒的就是你〉,到2019年的創作專輯《寶貝的生活歌》。她的創作皆以親子生活中的點滴作為出發點,透過歌曲傳遞溫暖與愛意到父母與孩子的心中。在音樂製作人角色的另一頭,謝欣芷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同時也是音樂啟蒙教育家。
-
土生土長的台灣人,跨文化教育學家,荷蘭拉德堡德大學社會科學中心講師。負責國際師資培訓學程,專長資優教育、兒童與青少年心理與輔導。在美國研讀教育博士時,與物理學博士的先生成為一生的伴侶。婚後在2016年跟著先生至荷蘭進行研究工作,任恩儀也同時在荷蘭大學授課,並孕育出一個生命。在女兒四歲半時,任恩儀再度舉家遷移回到美國,目前定居在大西雅圖地區。
-
台灣國立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地球物理學博士,透過國科會千里馬計畫於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職涯中曾任職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的專案副教授,並為知名國際期刊擔任副編輯超過10年,現職為台灣師大地球科學系系主任,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
-
政治大學國貿系畢業,移居波蘭前從事國際貿易工作,工廠、貿易公司、採購代理;到波蘭後,也曾在台灣公司上過班,因為考慮到孩子,而在家中開啟中文家教班。在烏克蘭戰爭後組織台灣後援隊善款,募款協助購買物資,並協助烏克蘭民間庇護所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