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蓮鳳林鎮有一個地方,在食農與藝術之間碰撞出精彩的火花,這故事得從手工炒花生說起,代代相傳的生活點滴最是令人懷念的味道。
當年台灣在加入WTO 後,本地的花生價格無法跟進口的花生比,平時就有在參與文化活動的婆婆號召了一群媽媽們,向農民買下花生來炒,在文化局所辦的花蓮國際石雕節賣炒花生。她想說,把花生炒得香香酥酥,一定會賣得出去。無心插柳就一直兼職熱賣下去。
一開始婆婆將早餐店回收的鮮乳玻璃罐,要回家一罐罐仔細清洗,用這樣的罐子裝花生,再用斗笠巾的小花布套在上面,她想著,這就是農莊媽媽的樣子。直到現在我們都延續著當初婆婆對花生裝瓶的巧思設計。
那時候在台北,我們不管工作到多晚,只要能夠吃到婆婆宅配來的一盤小菜,炒花生配上白飯,就是很享受的美味。因為有過留學越洋連線求食譜的生命經驗,我特別珍惜媽媽的味道,和文化傳承的價值。
但婆婆六十歲的時候捎來一通電話,說,好累喔,不想要再炒了。那一年其實剛好都是我們夫妻工作上開始要往上走的時候,但因為不想要失去來自家鄉的滋味,兩人於是轉了一個念頭;仔細想想一個月就回彼此的家鄉去看父母一次,一年十二個月,只能見自己的父母六次,就算再怎麼功成名就,如果不能跟最親愛的家人分享,那個意義又在哪?
各方面的因素交錯,也就展開了返鄉之旅。
我和先生開始討論回去炒花生,想像的不是只有如此而已,有土地的故事可以衍生出和文學、音樂、藝術的連結,覺得可以做藝術展覽。在眾人的質疑和不可置信下,我們帶著家當和活蹦亂跳的喜悅,五一勞動節那天,開著車回到家鄉。
安住後,我花了一年的時間學習選好的花生,婆婆說,要先認識它再愛上它,要先知道壞的花生和好的花生的差別,才能把它炒得好吃;一年春夏秋冬,兩期收成,夏天跟冬天的花生,大小顆粒不同,不同人的花生種出來的狀況也很不同;人家說要炒一盤花生要炒一千下,那是真的,看人家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最早在討論美好花生的取名,婆婆說:妳們搬回家鄉來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好」這個字又是「女」「子」。雖然一開始炒花生都是婆婆媽媽們在做,但後來因為農民高齡化,先生也決定加入種花生的行列,所以從一開始的女力又加上了男力。
除了先生的長輩會傳授經驗值,能夠了解天候風土條件以外,我們也邁向科技務農,要去掌握數據,了解怎樣種得更好。不可諱言,務農靠天吃飯,自己種花生其實是不會賺錢的,但可以保證我們的品質,里程近且低調味的食物,才能吃得出來花生的真正的香氣和甜度。
行行出老母猜想,或許這也是美好花生希望帶給大家的美好感受
▍梁郁倫
「藝術碩士返鄉從農」是所有人對梁郁倫的最初連結,東吳經濟系畢業,畢業後依循主修相關當了一年會計,這一年讓她認清自己志不在此,於是徹底放棄,2003年英國倫敦格林威治大學藝術管理碩士畢業,返台後搭上台灣文創起飛時刻,進入富邦藝術基金會開始策劃過各種重量級的展覽。2007年與攝影師先生結婚,2009年從台北落腳花蓮鳳林,創立美好花生,開始了天天農忙的生活,目前有兩個可愛的孩子。
《行行出老母》Podcast各平台連結 https://linktr.ee/howlaomu
照片來源:梁郁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