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執行長。讀過政大新聞系、新聞研究所,以及雜學無數。曾任職多家媒體,橫跨電視、雜誌與網路媒體,分別擔任副總編輯、主編、製作人、企劃經理與政治線記者等多項工作。與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已故執行長陳昇瑋合作《台灣產業AI化關鍵問題》、《數位轉型關鍵對談》系列線上課程,並合著《人工智慧在台灣:產業轉型的契機與挑戰》。
|走進日常裡的AI人工智慧
其實從2016年開始,當人工智慧AlphaGo打敗李世石的時候,這股關於AI的風潮就已經開始形成了,只是當時主題是關於圍棋,而圍棋並非人人都會。但這次的ChatGPT則完全不同,只要是平常會上網的人,都可以使用ChatGPT,而ChatGPT所生成的文章,也有一定的水準。雖然當中的資訊不一定正確,但已經開始讓使用者能夠感受到,與ChatGPT對談就如同與真人對談一般。人們開始討論關於未來可能受到潛在威脅的不同職業,或是關於學生可能利用ChatGPT生成作業報告等。這些恐懼與不安,都來自於對於這項技術的陌生與不理解。這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它可以做到什麼,另一個則是,它不能夠做到什麼。
現在社會許多工作都與文字生成有關,因此ChatGPT的生成賦能也因此造成許多人內心的不安,認為自己的工作會因此被取代。若我們仔細探究ChatGPT的運作,本質上ChatGPT還是屬於人工智慧,也就是AI,AI的訓練目前仍需要有資料庫的支撐。我們首先應該要做的是好好了解這個工具,可以閱讀可信媒體來源關於ChatGPT和人工智慧的相關討論與分析文章,接著自己試著去申請任何一個AI工具的帳號,實際操作看看,是否真的能和自己的工作有所結合?有哪些助力,是否真的所有人都能夠使用?或者仍需要專業知識才能夠操作AI工具,也才能發揮AI工具的最大效用。
|亦敵亦友的AI工具
在未來跨領域的對話能力會是相當重要的技能,像是自己不一定會寫程式,但要知道如何對AI工具下指令,讓它來替我們完成寫程式的工作。另外像是ChatGPT的回答,其實是根據現有的資料庫,在完成推理歸納後,所生成的方案,所以不見得是事實,若沒有相對應的專業知識,很容易會誤以為真。再來是ChatGPT如何搜集資料與推理歸納,有些人可能以為ChatGPT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在網路上搜集資料後,藉此回答問題,但其實ChatGPT的運作是在已經完成並且封閉的資料庫中,歸納推理出最大概率的結論後,給出回答,但概率不完全是100%正確,所以才會有需要糾正ChatGPT的情況出現。
AI工具給出的方案與回答不會100%正確,所做的預測也是一種機率,當人類在某個領域所擁有的經驗,超越AI的資料庫或是網路上的所有資料時,就能做出比起AI工具更正確的判斷。反之,若是經驗不足,但一昧的相信AI所給出的答案,接著人類用這個答案去創造更多的資料與推理,那我們的世界就會越來越偏離真實。這也衍伸出另一個問題,「我們是否能真的相信AI?」,這也是我們基金會持續在研究的議題。今年開始我們會與不同的工會以及協會合作,加上與不同產業間的配合,希望能夠讓大家更關注這個議題,培養對於「AI素養」的敏銳度。
|以人為本的科技發展核心
兩年前接受「行行出老母」的採訪時,我曾經說過「科技始終來自人性」,到了兩年後,經歷了一陣AI風潮,我仍然還是這麼認為的。舉個例子來說,現在大家的家裡可能都有掃地機器人以及洗衣機,但可能不一定有洗碗機。家中沒有洗碗機可能有不同的原因,或許是空間不夠、或許是進出水管線問題,但最終都可以總結為,「在可以負荷的成本裡,因為需要這項科技,所以我們使用它」。人工智慧這個名詞最初被提出是在1956年時,當時希望能夠透過人工智慧來替人類完成某些任務,中間經過了許多科技技術的轉折,一直到現在,我們才終於有了這項技術似乎已經成熟的感覺。一項科技技術是否成熟,是否能夠進入人類的經濟體系中,以及是否能夠為人所用,都是以「人」來作為判斷標準。沒有技術會是突然憑空冒出,當一般大眾從媒體中看到某項科技技術似乎正蓬勃發展,背後可能都是商業策略與考量,將現有的技術整合並包裝成商品。回到AI技術的話題,當商業策略讓大眾認為,自己可能會被AI取代時,就會開始接觸並使用AI工具,但大眾並不需要對AI技術感到恐慌,因為科技與人類的發展會是動態並且彼此適應轉變的過程,在使用AI工具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思考,自己身為人,有哪些「特質」、「能力」或是「天賦」是AI無法取代的。
|與AI共存的未來,全新的職涯領域
在未來可能會生成的新職業類型裡,會有Prompting engineering (提示工程),能夠與AI工具協作,給予指令,以及擁有整合資料庫的能力,當中所需要的不只有對於AI的知識與能力,可能還包括各行各業的專業知識。像是行銷人員需要辨識出哪些數據對於行銷會有幫助,而這些資料要如何和財務人員的資料串接在一起,如何設定格式,進而產生意義,再將已整合的資料庫連結進AI工具裡,進而計算出能夠被使用的模型,這當中所觸及到的專業領域與知識並不僅限於,對於AI本身有較深了解的資工領域的工程師。不只是企業,政府單位也開始進行轉型,實施「數據治理」,也需要整合關於對於法律、宗教、金融、教育領域等專業人士,擁有數據概念,進而篩選出能夠被使用的數據與資料。我們可以說,科技的使用,仍是以人為中心,像是前一陣子相當受歡迎的AI視覺生成工具Midjourney,談的就是「電腦視覺」,透過人類語言描述人事時地物,讓電腦產生對應的視覺演算圖片。加拿大有個研究AI的單位「MILA」,則是將研究重心放在如何打破數據之間的鴻溝,讓所有人都能夠公平的使用AI工具。另一個同樣也被討論的問題,則是人類使用AI時,法律面向的爭議,若要訂定AI相關法則,則需要有個範疇,關於如何使用,在哪裡使用等,但我們現在仍尚未能夠清楚的知道AI的使用與發展界線在哪裡,這些都可以是未來職業的發展方向,技術能力需要與每個當下不同的情境結合,才能有更多不同的思考與想像。
|以好奇心探索,與孩子一起迎接未知
相對的,父母對於孩子未來的職業選擇,也可以用同樣的原則去思考與引導,孩子有什麼特質與才能,是可以應用在未來的世界中,成為某項領域的專業人士。未來的世界變動會越來越大,父母需要陪伴孩子探索的是全然的未知,與我們過去經驗完全不同的世界,但也不用過於擔憂自己會追不上科技的進展速度,因為科技仍然是由人類決定如何被使用與發展,因為AI越來越像人類,我們也要反過來思考,人類真正不同於AI的價值是什麼?過去的經驗所形成的框架,可能讓我們在某些時候能夠快速解決問題,但也有可能是限制,父母與孩子需要一起在這個越來越變動的世界中前進,多一點的好奇心,而不是擔憂或懼怕科技的來臨。
<與本集相關的訪談主題回顧> AI老母的故事,溫怡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