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技人老母的故事,洪文玲

by Alison Tsai

美國密西根大學造船及輪機工程博士、碩士;工業與運作工程碩士。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造船工程系副教授,兼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 學術研究關注工程的知識生產與實踐,包含其中的權力與性別面向。近期的研究聚焦於為高雄氣爆的技術溝通與實務、石化工業區周界社區的正義轉型,及離岸風電在台灣的技術生根。

曾經是國際母乳會-社區母乳支持團體帶領人,生產教育講師和嬰幼兒按摩與撫觸講師。

目前是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的理事長。2017年接手《台灣女科技人電子報》總編輯至今;《台灣女科技人電子報》發刊至今已經是第15年。

未來希望與新媒體及高中教師、家長社群更緊密的合作,並參與國內正興起的女科技人聯合行動,呼應重視多元、平等、包涵(DEI)的企業指標,朝向家庭/人生友善的台灣社會轉型。

|現實VS 想像:在造船系所領悟的事情

在高中時期我就是一個滿「理想性」的人,在學校課程之外也接觸了大學物理課程。當時我幻想中的物理是非常理論、完美的,非常想要在大學中體會這種感覺,就想到台北的大學校區,然後隨著志願填下來到了造船系。

就讀之後我曾經很掙札、不理解為什麼工程讀起來「那麼不理論」。在這裡的四年, 是直到大學後半段我才慢慢想通工學院是怎樣的知識體系。工程其實是需要面對實際問題,然後提出方案解決的科學,從經驗中、錯誤中學習,進而推導出一些可操作的系統。所以大家可能聽過係數、經驗公式,當理論與實際物理的運作產生拉鋸時,應用工程的方法和工程科學的經驗就可以幫助我們找到能夠追尋解方的模式。

|這其實是「目標導向」:理論的誕生不是要搞死學生?該怎麼看待「學科的理論」?

我認為工程本來就是一個從「經驗中」發展出來的學科。很早之前的人類不需要先有一個工程學位,他依然還是在造船鋪路呀。這些規則和模式都是經由不斷的嘗試得到的,為了讓後世可以很快的從經驗中學習到最好的方法,教程就隨之出現作為我們後代人類的學習路徑。

所以工程這個學問和被人類發展出來的路徑剛好是兩個不同的方向。在學校我們覺得應該先學物理、工程數學和動力學等等,學好後才能設計。但是過去的人類發展工程時,當下還不見得有歸納的理論,這件事也不見得那麼重要,當務之急還是判斷問題所在,想方法去解決它。現在的學習模式或許提升了學習效率,但是精確的解釋讓我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我們在高中跟大學的時候,那些唸得很辛苦的時光和過程就是在啃過去前輩們、祖先們累積下來的智慧。

|擁有自由的翅膀:在美國十多年帶給自己的感受和收穫

現在的年輕人去海外不見得是為了留學,或取得很高的學位,但是在早些年大部分的人出去都是為了辛苦的念書,有些還念到博士學位。我必須講的是:「能把自己抽離一個熟悉的成長文化,到另外一個文化去生活一陣子是非常幸福的事,」而我們可能都有一些條件,或者是經過努力才有辦法出國去。

我在美國生了兩個孩子,當過全職的學生、全職母親,也參與過美國的社會公益組織等等。基本上我20歲出國35歲回台灣,變成大人的過程都是在美國,接觸兩個不同的文化,最後形塑了屬於我的混合文化,立體了我整個人生。回到台灣的時候,我開始檢視在美國生活發生的事情,例如學到的東西,我想得通、想不通的種種。回來之後我似乎能看到我在美國的十年具有什麼樣的意義;重新踏上這片土地開始生活,面對事情我會有好多好多看法和做法,好像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

|從發散到收斂:成為更自由、更專注的自己

13歲開始大部分我都專注在自己的成長上,在美國最感恩的事情是「自己能在沒有太多的框架下盡力吸收」。雖然有時候就把自己長成了張牙舞爪的樣子,不過回到台灣後我又經歷了修剪的過程,慢慢的落地並重新生根。

我覺得人總是在找一個place,一個能讓自己「適得其所」的地方,回來的這五年我慢慢定下心來,這裡就成為一個能讓我用和平心態面對工作的所在。無論是我能掌握的不能掌握的,這些都很好。經歷發散去各種方向盡力生長,再重新修剪、重新移植回來我原來的土地,這個過程非常的美妙。

|彼此扶持與共好:<台灣女科技電子報>的價值和意義

它是在2008年由已逝的科學家——吳嘉麗老師所創,創刊的目的就是要連結科技界的女性,讓我們知道彼此的存在並給予彼此支持,同時提供國際間關於性別與科技的新知發展與政策。

台灣社會其實變遷得很快,近來我們更專注在向社會呈現各種女科技人的樣態。無論在專業上、生命裡面用什麼樣的方式、角度在面對,利基於過去十幾年創刊的電子報和後來成立的台灣女科技人學會,某種程度上我們已經聚集了科技產業女性的力量。雖然讀者和作者不一定是女性,我們希望能從女性的樣子、聲音和言論來談科技,進而帶給大家力量。

|褪去框架與設限:人人都可以是科技人,別讓學科成績定義你

我想「科技人」並不只是說我們在高中選了理組,然後在大學唸理工或者畢業後在科技公司工作。我們持續接觸著各式各樣的女性,發現大家的思想都非常自由;人的想法、做法和人生都會在不同階段中轉來轉去,所以要如何定義說誰是誰? 這真的也沒有必要。

我認為我們在乎的是,如何用科學的態度面對事情,如何用科技的手法解決我們面對的問題,然後開創更多的可能性。實踐本身就是作為科技人的呈現,我也希望把大家包括女性或是女學生、所有的父母所有的師長等,從物理化學數學生物這種框架裡面解脫。

過去的科學教育會限縮在某種框架裡面,它對某一類的人或許特別有效,但是對某一類的人卻是無感的,評量出來的學習結果好像變成說很多人學不會、很難,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現在我們有這麼多科學工具,可以說是:「會不會數學,跟你未來是不是一個科技人也許不那麼有絕對的關係。」所以我希望在電子報的推廣下,可以讓更多不同的人來談科學、談科技,用科技做自己的事情。

|成為自己的雕塑家:工程的本質是什麼,如何使自己更出色

我覺得自己比較像是一個科技的學者、教育者,不是一個直接下去做的人。當其他人說我們是engineer的時候,我會頓一下,雖然我大部分的人生都是在工程學中打滾,但我沒有一天拿過工程師這個職位,這讓我會默默思考「我真的算是一個工程師嗎?」

事實上工程本來就是在服務社會群體,只是它是一個和物質一起工作的學問。然而不可諱言,台灣的工程教育確實有點老了,整個架構需要一個非常大的質變。美國在三、四十年前就開始進行工程教育改革,雖然在台灣還沒有這樣子力量,但社會仍持續在變動,年輕一輩和前輩們的成長背景也已經有所不同,新的改變與思維的注入是需要的。

我認為大家可以帶著對工程的需求、想像,去要求工學院的教育、工程的學問或者是工具。去追求這些知識與需求對你來說能夠有什麼意義,主動去建構屬於自己的觀點,不要只是被動的修這些課程,反而讓渴望被默默地扼殺了。

<關於本集的更多資訊寶藏包>

行行出老母,延伸訪談回顧

(1)工程師老母的故事,怡宣

(2)AI老母的故事,溫怡玲

(3)太空老母的故事,朱崇惠

科技人老母—洪文玲的精彩文選

(1) 關於母親角色: 寫給當媽不久的妳,在看了《狼的孩子雨和雪》之後 – 女科技人電子報

(2) 關於與父親的關係:父親的眼睛告訴我:進山近海向世界而去吧 – 女科技人電子報

(3) 關於與母親的關係:從荊棘裡開出溫柔的花

(4) 關於自我認同:我的少女時代

0 comment
3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Comment

繁體中文